您现在的位置:掌上高考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高考考试物理复习应该注意什么?

来源:www.8kwenku.com 2025-04-25

最新资讯

  1、复习以教程为本,明确教程是高考考试的立足点,而不是高考考试的全部内容  需要以教程为本,认真用好统编或推荐的教程,而不必一味地钻入高考考试复习的各种资料中。但需要认识到,教程本身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跟不上常识、技术的进步。近几年的高考考试物理考试试题中,愈加多地出现了一些以大家关心的自然现象和现代科技进步中的新问题为题材的题目(信息题)。因此,在高考考试复习中,既要依据教程搞好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也要结合高考考试实质,在复习中相应补充一些新常识、新信息,拓宽学生的常识面。如,在复习电学时补充一些关于超导现象、等离子体和磁流体发电机等常识;在复习几何光学时补充一些有关光导纤维的应用常识;在复习原子物理学时补充一些关于激光的常识;在复习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时补充一些关于卫星、空间站、登月、太空探测等最新常识。如此复习,使学生既学会了基础,又拓宽了常识面,既有益于学生解答传统基础题,又能够帮助提升学生解答信息题的信心。  2、复习以大纲为纲,明确大纲是高考考试的基本需要,但不是进步智能的封顶框框  教育部统一颁发的物理高考考试大纲,对物理高考考试复习提出了基本需要,无疑是要贯彻实行的,但考虑到高考考试命题的灵活多样性,如高考考试命题中有混选题、设计性实验题、信息题等,均需要学生对所学常识灵活运用,有较宽的常识面和较强的能力。高考考试的改革和进步启发大家:在高考考试复习中需要把落实大纲需要和充分进步学生的智能高度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革新精神。  3、复习应看重定义,深刻理解定义和规律的物理意义,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  物理定义和基本规律是剖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和依据。用数学办法解决物理问题的重点在于真的学会物理意义,这是物理和数学的本质不同。有的物理问题,从数学角度来看,计算简单,但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渠道并得出正确结果,学生总是感到困难程度非常大,尤其是高考考试中的混选题,有的选项模棱两可,使学生无从下手。其根本缘由就是没真的学会物理定义和基本规律的物理意义。如在复习运动学常识时,大家没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平抛运动公式,而应在学生学会和两个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基础上,讲了解在不计空气阻力的状况下,平抛运动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具备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和运动时间相等的特征。使学生由此及彼,灵活运用。总之,在复习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说明物理的真谛,灌输学物理的正确思想办法,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复习应精讲多练,使用少、精、活的启发式,而不是多、繁、死的题海战  在高考考试的重压下,很多学校和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了题海战的死胡同,高考考试复习要敢于顶住这股重压,要坚决摒弃课堂复习中的多、繁、死题海战。倡导精讲多练和少、精、活的启发式,即课堂上教师所讲的例题和需要学生做的复习资料需要是甄选的具备典型性、代表性、灵活性的少量题目,教师应该注意讲得精、讲得少、讲得活(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要把主要时间留给学生考虑、讨论和做训练。那样,怎么样才能真的做到少、精、活呢?一要紧扣高考考试大纲,看重学生实质,突出重点难题,使学生的思想集中在高考考试大纲需要的常识中思索,引导学生把入门知识弄通弄懂,并能灵活运用。二要擅长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所提的问题既是复习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又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剖析问题既要因势利导、顺理成章,又不包办代替,限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解决问题既要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渠道,又要启发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如,复习向心加速度时,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而又有加速度感到不容易理解,教师应兼顾强调速度的矢量性质,启发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速度的变化,使学生加深对加速度定义的认识,然后推导出。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比如,需要学生从向心加速度出发,探寻其他导出的办法。学生容易想到可以将匀速圆周运动看作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由此导出向心加速度的计算式。再如,在复习《电场》一章,讲到电场强度时,在简要解说有关的要点后,可以出示一个关于等量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点的场强问题的题目,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  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能非常不错地达成教师少讲、精讲、活讲,学生多练、精做、活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5、复习应加大实验,突出常识的应用和技能的学会,而不是纸上谈兵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的常识和技能是物理学必不可少的要紧组成部分。高考考试实验复习决不可以搞纸上谈兵,走黑板上讲实验,训练上写实验,考试时背实验的歧途。本人的做法是:把教程中的演示实验再做一遍(有条件的可改为由学生自己动手做),把高考考试大纲中需要的学生分组实验重开两次。首次是分散实验,即在分章节复习时讲到什么实验就做什么实验;第二次是集中实验,也叫开放实验,即在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开设实验专题,用一周的物理课及部分课外时间,搞实验开放周,由学生自由地把所有实验再做一遍,并就高考考试中的一些基本实验和热门实验(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及其变形实验)进行改进,把一般性实验改为探索性、研究性、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在学会实验基本原理及办法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研究和设计,教师则在学生中巡回指导,与学生一块讨论。这种做法使实验真的成为实战而非空谈,有益于学生真的学会实验的入门知识和技能,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成效显著。

推荐阅读:

2016高考考试资讯 | 2016艺考 | 2016自主招生 | 2016中国大学排名推荐 | 最好看的校花整理

1月高考考试关注:特殊种类招生与港澳高校中国大陆招生

中国校友会网:2016年中国各种类大学排名推荐

2016年全国高考考试考试概要权威解析(共9科)

25所高校招办解析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

调查称2015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平均为4187元

武汉大学女神黄灿灿 清纯扮相引人眼球(组图)

热点专题

  • 2024年浙江温州高考考试录取时间及录取结果查看入口 7月5日开始
  • 2024年浙江绍兴高考考试录取时间及录取结果查看入口 7月5日开始
  • 上海青浦高考考试时间2025年具体时间及科目安排(6月7日-9日)

[]2025年高考考试高招工

[]心理学教授谈提升成绩